{!doctype html}
2023/09 ~ 2023/12
根據 104 徵才資料庫數據 2023 年職缺比 2020 年大幅成長成長 94%,僅一家人力銀行職缺需求數量就高達 56 萬。除此之外根據 2023 年的《The Future of Jobs Report》,全球預計將出現至少 60 億個就業機會,其中某些領域的就業增長率預計將達到 10% 以上。這表明不只是台灣需求成長,國際人才市場的發展也呈現穩健增長,而履歷製作的相關服務也會因此受惠。
求職相關的產品市場主要分為三類
Segmentation:求職平台市場區隔
教育階段 | 大學生 / 碩士研究生 / 博士生 |
就業狀況 | 在學實習之學生、剛畢業之社會新鮮人、在職並計畫轉職者、自由職業者或失業者 |
產業類別 | 不拘/新創/外商/中高階 |
年齡區間 | 20~25 / 26~30 / 31~35 / 36~40 |
平台重點功能 | 刊登職缺 / 履歷製作 / 專業社群平台 / 面試模擬 |
Targeting:台灣 20~30 剛從大學或碩士畢業計畫申請職缺的社會新鮮人
群體痛點 | 社會新鮮人往往缺乏職場經驗,對於企業所期待的面試表現及履歷掌握度不高,這個族群處於社群平台的時間較其他年齡層高,容易感到焦慮及社恐的比例也相對較高。 |
最常使用的產品特色 | 高CP值的:希望能不花大錢又高效率達成目標、簡易又好操作的、能保障個人隱私需求的、客製化且能提供個性化的專業建議及服務。 |
資訊蒐集方式 | 各大社群平台、同儕。 |
收入 | 剛畢業的求職階段,金流多仍來自父母或實習打工,收入普遍不高。 |
使用產品 / 服務的動機 | 開始計畫未來職涯方向時身邊同儕都在投遞履歷 。 |
購買產品 / 服務的動機 時間、地點(實體或網路通路)和付款方 | 獲得產品價值並渴望更高階功能、網路通路、線上支付工具。 |
Positioning:讓求職者能夠進行專業模擬面試的求職平台。
求職者在求職前能夠依據應徵企業及職位需求,能獲得AI擬真面試並針對目標職缺提供專業建議,以解決求職者在初次面試前龐大的不確定性及焦慮感。
使用者為職場年輕人,提供智慧生成解決給初入不知道從何開始的心理,透過擬真面試情境及客製化專業履歷生成;平時就可以於我們的平台分享自己經驗內容(符合這一層族群),只要點選想應徵的職位,系統即直接根據分享的內容篩選完成自動化生成客製化履歷。
我們對於求職輔助工具市場的競爭策略主要是大量結合人工智慧、文本分析技術並利用流暢且低操作的方式為客戶提供彈性、簡易有效的求職體驗,讓求職的過程可以成為輕鬆且直覺呈現自我價值的過程,而非是一件令人心力交瘁、整理繁雜資料又陷入焦慮不安的一項挑戰。
Strengths
Weaknesses
Opportunities
Threats